《以「人」為本的解夢先遣隊》

撰文|郭正平

攝影|郭正平

總計畫的設計之初,城鄉遷移的勞動議題就是由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王宏仁老師的團隊所負責,再經過數年的盤點與研究之後,他們對於當代原住民的生活型態,提出了一個有犀利又有趣的觀察,那就是在城市與鄉野之間,不斷來回遷移,像是遊牧生活一般的「流動的原住民」。

造成人口流動的原因有很多種,可能是歷史、經濟、交通、資源、教育、工作、醫療、災害等因素,無論是主動或被動的遷徙,從前倚賴大自然維生的部落集體與山海生活,如今已經無法照顧到每位族人的身心需求,使得他們大多離開了原本的家鄉,患了集體的思鄉病,在巨型的都會叢林裡面,為了各自的夢想而努力。可是,離開了生活的鄉園、迷失了文化的信仰、背負了種族的偏見、隱藏了真實的身分……為了追逐當代社會的主流價值與社會資源,這些夢遊的族人們究竟要犧牲多少原本擁有的夢想,去成就另一段難以迄及的美夢呢?

於是,城鄉遷移團隊提出了一個疑問:有沒有一種合適的經濟模式,能夠讓這些夢行在矛盾夢想中的流動的族人們,不再迷離流失,不再棄守信仰,不再失去自我,從此能夠傳承過去並邁向未來呢?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城鄉遷移團隊嘗試從「合作社」的經濟組織模式切入,探討原住民族如何在都會原鄉間團結合作面對當代生活嘗試搭建起一個安全穩固的多功能橋樑,連通著鄉野與都會、文化與記憶、過去與當代的遷徙生活,讓那些看似南轅北轍的矛盾夢想,得以在當代生活中盡可能實現。

那麼,什麼是合作社?

合作社是一種有意思的經濟組織,它結合了人民團體「以人為本」的概念,同時又保有經濟上的營利功能。

一般而言,我們所熟知的「公司行號」,它的成立宗旨主要以營利為目的,利益最大化的目標下,個體只是讓公司機器運轉的螺絲釘而已,在過去世界各地盛行的資本主義歷史裡,我們看到無數被剝削壓榨的辛苦勞工,還有貧富不均的極端社會階級,而在我們島嶼發展的黑暗歷史裡,也不乏這些辛酸血淚的故事。

除此之外,另一種與公司立意相反的組織型態則是「協會」,雖然它所成立的宗旨是以人為本,可是協會是一種不能進行營利行為的非營利組織,這對於有著經濟需求的流動的原住民族人而言,又是太過不切實際的組織型態。

因此,結合了公司與協會的雙重特性,既可以營利賺錢、同時以人為主的人民團體,「合作社」這樣的經濟組織或許就是折衷的最佳選擇。它所賺來的利益是回饋到「人」本身,形成一個正向良善的經濟循環,並不是為了犧牲別人來成就自我而已。

然而,即便島嶼政府早在1930年代已有《合作社法》的相關規定,可是我們從小到大卻從未受過完整的「合作教育」知識基礎,因此大家普遍對於合作社的功能與用途,都有著一知半解的消極認識,而相關律令的施行部分,也未能滿足有著特殊文化與需求的流動的原住民。

為此,城鄉遷移團隊由國立中山大學的社會學家們──王宏仁教授、陳美華教授、李宛儒助理教授,以及曾經於「有限責任屏東縣原住民瑪恰屋照顧服務勞動合作社」發起階段協助的現任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的Paiwan族人Kui Kasirisir(許俊才)教授所組成,打算透過多種類型的合作社研究,去探討原住民族發展團結經濟的基礎為何,並試圖補足島嶼政府的相關政策,改善流動原住民所面臨的當代困境。

那麼,「合作社」究竟該如何解決當代原住民所遇到的夢遊與思鄉呢?

讓我們跟隨城鄉遷移團隊(a.k.a 解夢先遣隊)的研究腳步,一起走進島嶼南端,看看流動的原住民的實際生活情形吧!

分享此文: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