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嶼東岸的大山大海》

撰文|郭正平

攝影|郭正平

當我們回首一路走來的道路上,是不是能看到曾經被遺忘的重要之事?

也許我們會從長輩口中,聽聞這數百年來的島嶼故事,也許我們會從黑白的老照片中,看到過去曾經美麗的島嶼風景。當我們搭乘日新月異的科技飛船航向未來,似乎也離那些故事和風景越來越遠了呢?

不只是社會科學家們鑽研著那些「被遺忘的未來」,就連自然科學家們也不斷地質問著,看著近一百年來的人為破壞與自然災害,他們想要找回當初那些尚未失衡的美好,於是回頭凝望著島嶼先民們的傳統生活:他們究竟是如何在數千年的時光裡,提煉出與大山大海共存的經驗與智慧呢?針對這個疑問,【山海資源】團隊的學者們開始深入島嶼東部的山海之間,想要對於世居於此的Pangcah(阿美族人)傳統文化著手進行科研與調查。

過去傳統的Pangcah依傍著採集與狩獵的生活模式,在大山大海之間發展出特有的民族文化。2022年11月20日的微雨早晨,我們跟隨【山海資源】團隊來到島東的Tafalong(花蓮縣光復鄉太巴塱部落),在當地Pangcah族人的帶領下,前往島嶼東岸的濱海與深山。

有關潮間帶的採集知識,過去曾是Pangcah的海女文化的重要一環,她們對於多變的海洋環境與敏感的潮間帶生態有著豐富的經驗及知識的掌握,雖然在傳統文化上有著性別的限制,然而隨著部落人口外移與性別觀念轉變,也有男性的族人與獵人開始加入潮間帶的採集活動。

我們在Pangcah族人Dongi Kacaw(吳雪月)校長的團隊帶領下,來到當代已被國家規劃為石梯坪遊憩風景區的綿延海岸線,過去曾是附近諸多Pangcah部落共同採集海洋資源的地方。來自Makotaay(花蓮縣豐濱鄉港口部落)的Rengos Lahok(樂舞詩・拉后),在面對太平洋的礁岩上為我們向祖靈祝禱,接著由Pangcah族人陳耀忠與在地團隊帶領眾人走進潮間帶地區,遠遠觀看廣袤無盡的海域。

看著遠方礁岩上的Pangcah正在風浪起落之間採集海菜,野生動物學家裴家騏教授向我們解釋著如此高風險的採集工作,流傳著一句「永遠不要背對大海」的古老智慧:海浪的起伏有著祂自然的呼吸節奏,觀察大浪與大浪之間的時間縫隙,採集著富含高營養價值的潮間帶物種,是傳統Pangcah文化代代相傳的採集知識。學者們與當地的Pangcah攜手合作來共同進行採集與研究,除了可以盤點這一代的潮間帶生態資源,也有助於Pangcah守護即將失傳的採集文化,讓Pangcah習俗淬鍊出來的海洋知識系統,也能成為生態資源管理的未來可能。

離開石梯坪之後,我們在逐漸增強的雨勢中,來到橫跨海岸山脈的光豐公路旁的Tingalao(丁子漏山)地區,在兩位來自「山海族群狩獵自主管理獵人協會」的Pangcah獵人張新義和陳建華的帶領下,走進叢草遮蔽的獵徑,跨越豪雨帶來的土石崩塌,進行野生植物的生態觀察。

陳毓昀教授與孫義方教授是植物學方面的專家,他們與當地Pangcah獵人合作在這一代的深山森林之中進行「每木調查」研究。透過規模且細緻的野生植物普查,除了可以了解這一帶的森林樣態,並依照不同植物的生長特性,觀察森林中人為干擾與天然破壞的情形。以Pangcah常用的「Lalidec」(九芎)為例,它不僅是祭祀與建築常見的民族植物,同時也是植物學家用來觀察森林的對象:在樹冠層茂密且未被破壞的原森林裡,遮光導致Lalidec不易生長,然而當樹木遭到砍伐,或是山區發生土石崩塌,讓陽光可以穿過樹冠層的破口照射到土地,Lalidec就會快速且密集的生長,因此Lalidec就變成觀察此地物種樣態與分佈的一種指標。

裴家騏教授說:「植物的分佈狀況會影響動物的棲息環境」,而Pangcah文化中的狩獵慣習正是蘊含了他們長年對於一個地區的野生動植物的了解與掌握,這些知識在自然科學研究上有其獨特性與重要性,動植物學家透過與在地Pangcah獵人的帶領及合作,讓即將失傳的經驗智慧與當代社會有了全新的合作可能。

在島嶼東岸的大雨大浪中,我們也算是跟著在地團隊實地走一遭,體驗動植物學家們渾身泥濘的研究日常,並且深度走訪了一回Pangcah的採集與狩獵文化。

田野筆記
分享此文: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