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下的海底路燈》

撰文|郭正平

攝影|郭正平

為了徹底監測海岸潮間帶的生態狀況,在地原住民族群的協助就是這個工作的首要任務,所以山海觀測站的潮間帶調查小組,就邀請了經常從事海事活動的在地夥伴一起加入,那就是來自島東Pangcah族群Makotaay部落(花蓮縣豐濱鄉港口部落)的海人兄妹──Canglah大哥與Lengos Laho。

在某個海象穩定、春夏交際的陰天上午,我跟著Canglah大哥和Dongi Kacaw(吳雪月)老師,以及助理蘇晉緯和詹博仁,一同到達島東一處空闊的海岸潮間帶進行採集研究工作。生活在海岸的Pangcah族群,過去稱這裡作「Tidaan」(石梯坪),如今被島國政府規劃為石梯坪遊憩風景區,也是許多來到此地的遊客喜愛到訪的風景名勝。

「單面山是我們整個Makotaay部落的中心位置,由火成岩和玄武岩組成,而火成岩形成的麥飯石,是我們在地經常使用的傳統野炊工具,大多以就地取材為主。你們站在這裡看過去,Tidaan往北到Ciyafangan(石梯漁港)主要都是以礁岩為主,而Tidaan往南到Makotaay部落就是我們平常上班採集的地方。」Canglah大哥為我們介紹他每天上下班的工作環境。

「天氣好的時候,海男海女就會在這邊上下班採集螺貝類,採集的時候在浪上面跳來跳去,這也不是簡單的事,過去曾經犧牲很多族人在這裡,所以我們在祭儀的時候也要慰問這些看不見的靈及失去的靈,我們在這個位置能夠平安,不論是採集也好、潛水也好,希望所有的祖先都可以保佑我們。」

採集的過程有很多無法預測的狀況,所以風險相對來說非常之高,而Pangcah的老人家總是流傳著一句話:「夠了就不要再回頭。」這是什麼意思呢?

原來,這是有一套Pangcah的生活哲理在這之中:回頭的時候就會貪心,貪心的時候就不會注意海象,而海浪是有呼吸的,有時候是三小浪一大浪、有時候是五小浪一大浪,採集的時候永遠不要背對海浪,看著海浪的呼吸變化,隨時要往後跑、往後退,若不注意就會發生意外。所以,就算是擁有豐富採集經驗的Canglah大哥,也總是告誡著晚輩和年輕人:「真正厲害的人是那些很會採集、潛水的人嗎?不是,最厲害的是小心再小心的人,而且不能有過度的貪念,今天沒有,明天還有機會,明天沒有,後天還有機會,不要回頭,不要勉強,夠了就好,夠吃就好,往往回頭的時候,就會有一些狀況意外會發生。」因此,「回頭」就成為Pangcah文化中最大的禁忌,而大自然給予的經驗與啟示,讓過去的Pangcah族人更懂得知足常樂的重要性。

下海之前,要如何與祖靈對話,在傳統Pangcah文化是十分講究的,尤其在進行Misacepo(海祭)的時候要非常小心,在祭儀期間出狀況、出人命,對部落來說是非常嚴重的事情:為什麼對海神不敬?為什麼沒有好好慰靈?為什麼會發生嚴重意外?都是要去省思的部分,部落的祭儀是很神聖的,稍有不敬而誤觸禁忌,惡靈馬上就會找上你。

我們跟在Canglah大哥身後,攀爬礁岩進入到大浪拍打的Tidaan海岸潮間帶。

由於天氣酷熱與潮汐變化的緣故,夏天不是海藻適合生長的季節,很多潮間帶生物會在乾溼變化與高溫環境中死去,所以冬天向來是潮間帶採集特別頻繁的時節,不但海浪大且東北季風強,潮間帶生物就會生長豐富。

Canglah大哥帶著採集用的手套與自製工具,棲附在礁石上進行採集與講解,大浪一道又一道的襲來,他說,跟海浪說話要像是朋友一樣,叫它浪打小一點,海浪會聽得懂的。Canglah大哥的眼神專注,伸手下去在礁岩石縫中捕抓,隨手撈起就是各種海菜與蝦蟹螺貝類,那是山海觀測站重要的研究對象,同時也是Pangcah族人每日享用的海味珍饈。整個島嶼東岸的海岸線,每個地區的生物都不盡相同,各地會依照環境和地形構造生長出不同物種,即便是同一個地方也會因為不同季節,生長完全不同的生態樣貌,這也是這片海域豐富迷人之處。

享用海味午餐的時候,Canglah大哥介紹著許多Pangcah部落流傳的海洋故事傳說。

以前,潮間帶的生物非常豐富,在那個沒有電燈的年代裡,老人家大多是利用火把進行夜抓,而天氣晴朗且海面清澈的時候,月光下的潮間帶,會隱隱出現一條銀白色的道路,那到底是什麼東西?原來,那是一種名為「月光螺」(即夜光蠑螺,Turbo marmoratus)的螺貝,當潮汐上漲的時候,原本像是礁石一樣躲在岩縫中的月光螺,會打開螺厴(Operculum)從螺殼中跑出來覓食海藻,當月光照射到的潔白的螺厴,整條海岸線就會出現一條粼粼閃爍的指引道路,在Pangcah族人眼中像是海底路燈,指引陪伴著族人在海岸潮間帶進行夜晚的採集。

在Pangcah文化的傳統知識裡,認為月光螺有兩種不同品種:一種是躲在礁石中,不愛走動的「懶惰月光螺」,它的螺厴帶有紅褐色或暗綠色的紋路像是眼珠,可以驚嚇天敵且不易被發現;另一種是在海底經常走動的「勤勞月光螺」,它的螺厴是純白沒有雜色,由於沒有眼睛的緣故,在月光底下閃爍著純白的瑩光。一年四季都有的月光螺是Pangcah飲食文化中重要的主食,過去在環境尚未遭到嚴重破壞的年代裡,據說還有非常巨大的月光螺,它的螺厴就會反射月光,就算是相隔五、六公尺還能夠一清二楚。

關於月光螺的螺厴使用紀錄,據推測可能與整個南島語族文化有一定程度的關聯性,在海岸彼端的Solomon(索羅門群島)及Batanes(巴丹群島)等地區,人類考古學上都有發現南島語族使用螺厴的痕跡,而我們生活的島嶼更是螺厴文化的集中地,即便目前學界仍不清楚螺厴的使用方法與目的,但這或許是揭開南島語族文化歷史面紗的重要線索之一也說不定。

以前,在沒有冰箱的時代,捕撈上來的魚類、海藻、螺貝類等,都是利用醃漬來進行海鮮的保存,然而隨著時代環境的變化,現在越來越少Pangcah的年輕族人會進行高風險的海岸潮間帶採集活動,取而代之的是市場商場的直接購買,使得Pangcah傳統的海洋文化也正在快速的消失與失傳。

「我們不可能複製以前的傳統生活,但是只要沒有人做,很多文化就沒有了,所以一邊要去延續這樣的東西,一邊作紀錄與保存的,而這個採集的過程當中,要去體會身在大自然的各種意外與危險狀況,那些是紀錄所無法感受的,當我們遇到死亡的威脅時,我們只能祈求祖靈保佑,並且讓我們的後輩看到我們正在做的事情。」Canglah大哥慨歎地說道。

現在,除了努力延續傳統的採集飲食文化,Canglah大哥與Lengos Laho也致力記錄保存關於Pangcah海洋文化的語言記憶。「我們最擔心的就是這個,族語是我們很重要的母體文化,當母體文化失去了,族群很快就消失啦,所以我們要努力保護族語,那是很重要的主體系統,延伸出我們的生活模式、家族力量,還有賴以為生的大海文化。」

現在,山海觀測站的潮間帶調查小組正不定期地在Tidaan海岸潮間帶採集藻類,並訪問部落耆老,盡可能紀錄這個快速消失的文化記憶,而他們同時也希望有更多部落的年輕人能夠重視並參與這項重要的文化活動,讓Pangcah族人與大海的連結能夠持久延續下去。

分享此文: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