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往海底森林》
撰文|郭正平
攝影|郭正平
- 2024-03-29
在春夏之際的陰涼早晨,Canglah大哥帶著我們走進大海的冰箱──Tidaan(石梯坪)的海岸潮間帶,這裡是長居此地的Pangcah族人經常來進行漁獵與採集活動的傳統領域,如今是島國政府規劃的石梯坪遊憩風景區,來此觀賞大自然風景與露營潛水的旅客絡繹不絕,卻也帶來了不少的破壞,阻礙了Pangcah族人的文化傳統。
Tidaan地區有許多天然行程的海蝕平台、海蝕溝與壺穴,壯觀的景致與豐富的生態,站在礁岩上望下潮底,盡是鬱綠的海藻與色彩斑斕的熱帶游魚,儼然是一池又一池的海底森林。Canglah大哥說,Tidaan海岸線有兩個天然形成的海水噴泉,一個在單面山旁邊,另一個在Makotaay部落(花蓮縣豐濱鄉港口部落)的沿岸,隨著浪潮的呼吸,海蝕形成的裂縫會像是鯨魚噴氣孔一般,在大浪來時噴濺出數十公尺高的海水噴泉,十分壯觀且震撼。話說到此,一道噴泉飛濺而起,打溼了正在潮間帶採集的我們。
據說,海岸潮間帶是十分敏感且脆弱的,在颱風猖狂的季節裡,暴風席捲過後,原本繽紛的潮間帶生態,總是留下一片死灰與荒蕪,必須再次等到適當的洋流與溫度,各式各樣的生物才會再次回來,恢復成又藍又綠的海洋景色。
Canglah大哥深邃的眼神,像是Tidaan海岸密布的壺穴,凝望著豐富且多變的潮間帶生態。他熟練地走跳在海面突起的礁岩上,大浪一陣又一陣地襲來拍打在他健壯的身體,然後一個起落之間,他潛往海下幽邃的海藻森林,游魚一般地久久未起,等到再次浮出水面時,手上已是滿滿地漁獲。這樣熟練地採集技術是從小生活在這片海域的Pangcah族人所練就的謀生能力,如果沒有他們的協助,山海觀測站的學者們是難以採獲這麼豐富的藻類樣本。
Canglah大哥採集著各種藻類,說的出名字的大多是傳統Pangcah經常食用的海菜,像是海葡萄、雞冠藻、龍鬚菜、仙掌藻、耳殼藻、喇叭藻、馬尾藻等,也有許多不具名的海藻,等著送往實驗室進行生物鑑定。這一趟由Canglah大哥帶領我們探勘的採集活動,其實只是Pangcah族人極為普通的日常生活,所以下海採摘食用藻類的同時,也順便抓取了各種飯菜所需的螺貝蝦蟹,像是月光螺、笠螺、辣螺、生蠔、海膽、龍蝦、章魚、螃蟹、海戰車(石鱉)等,為了我們張羅一份豐富美味的Pangcah海人料理。
上岸後,我們來到Canglah大哥與Lengos Laho在Makotaay部落海岸搭建的Taluan。Taluan是Pangcah文化中的「工寮」的意思,而Canglah與Lengos Laho在海邊搭建的這個「海寮」,就像是海底森林旁的休憩小屋,放置著各種漁具與食具,還可以遠眺蔚藍的大洋風景,而海寮的對面就是Pangcah傳說中著名的Pakeriran(巴克力藍)小島,那裡過去是Pangcah青年成為勇士的試煉之地,而電影《巴克力藍的夏天》就在這裡進行拍攝。
我們在Taluan享用了一頓海味大餐,海菜湯內全是剛剛現採上來的可食用藻類,再加上幾片切好的生薑提味,煮熟之後就是一道簡單又營養的湯品了,再加上各種螺貝類點綴著話題,體驗了一次獨具海人風味的Pangcah飲食文化。Canglah大哥還端出了「三杯恐龍肉」,那其實是在地捕獲的野生綠鬣蜥(Iguana iguana),這種雜食性爬蟲類是過去被惡意放生的外來種生物,由於沒有天敵之故,在島嶼鄉野間大量繁殖,目前已經入侵到Makotaay部落(花蓮縣豐濱鄉港口部落)的生活領地,破壞原本平靜的農村生活。
Dongi Kacaw(吳雪月)老師說:「傳統的Pangcah文化對於飲食非常講究,像是傳說中的海神不喜歡葉菜類的食物,所以進行Misacepo(海祭)時,只能用生薑、豆類、菜心等,所以為什麼會有『十心菜』這道料理?就是用蘆葦心、甘蔗心、山棕心等嫩芽作為食材來烹製成的,而祖靈並沒有這樣的忌諱,所以Illisin(年祭)時就沒有禁忌了。另外,我們常常吃得『血肉糢糊湯』,也不能隨隨便便料理,像是舉辦喪事得喪家,血肉模糊湯裡面只能放生薑調味,而不能放其他葉菜類的食材,這就是Pangcah野菜文化的深奧之處。」
在海寮的遮蔭處,助理蘇晉緯與詹博仁將Canglah大哥採集上岸的海藻,進行簡易的標本處理。在此之前,山海觀測站已經在多次的採集合作之中,鑑定了30幾種藻類樣本,而海藻標本的製作方式大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將海藻溼泡在劇毒的福馬林(Formalin)之中,讓海藻硬化固色,保存其原有的形狀樣態;另一種是將海藻擰乾之後,放入充滿乾燥劑的茶包袋之中,單純用來鑑定基因DNA之用。
目前,經過幾次的鑑定經驗之後,主要先用肉眼來根據藻類的特徵與性狀作初步鑑定,如果不能判斷時,再送生物實驗室進行DNA鑑定。鑒於研究經費與安全性的考量,目前潮間帶小隊製作後送的是乾式標本,主要就是送到島西的東海大學去進行DNA鑑定,建置這個海岸潮間帶的「物種名錄」(Catalogue of Life)。
由於季節會影響海藻的生長樣態與種類,所以每次進入潮間帶採集物種,都盡可能地把能見到的每一物種進行採摘與紀錄,這樣比較不會遺漏,這也是海岸潮間帶研究的困難之處,而保存起來的樣本也會貼上一套系統化的編號標籤,仔細記錄採集的時間與地點。
傳統Pangcah族人進入海域並沒有固定時間,主要依照天氣和海況,只要山裡面沒有食物了,就會來到海邊進行採集。
「海人跟獵人一樣,想去就去,只要覺得這個潮汐適合撒網或夜抓,吃完飯後就會下海。我們不會說要去上山下海拿東西,只會說:『去海邊走走』,別人也不會多問,也不會揪夥跟隨,因為看不見的萬靈會聽到我們講話,那樣就會抓不到東西。」Canglah大哥說著Pangcah的生活日常,也像是一種富有深刻寓意的人生哲學。
此外,另一種名為「Pakelang」的Pangcah文化精神,更能夠展現Pangcah族人與大自然的連結。在傳統的Pangcah文化中,Pakelang有著重要的精神象徵意義,Pakelang一般是家族或部落內部有婚喪喜慶發生時,當族人共同完成一件事情,大家就會相聚在一起泡水消除疲勞,洗去不乾淨的東西,所以Pakelang的活動地點都是在河邊或海邊,必須在流動的水中進行,無論是趕魚、抓魚、射魚,讓歡樂與悲傷的事情都順著流水逝去,凝聚族人的情感與力量的同時,讓明天一同重新開始。
由於Pakelang精神與河海場域有著不可分割的密切關係,所以海藻與螺貝類就成為Pakelang活動的文化載體,透過捕抓、共食、共享的過程,讓家族部落彼此認識,透過食物的記憶去傳達家族與家族之間的感情,所以Pakelang不只是表面上的聚餐活動,而是透過食物的連結,去聯繫每一位族人,讓Pangcah文化不斷傳承下去。
「我們到現在都還在Pakelang,但是現在有一種懶惰的Pakelang,就是直接去市場買魚。原因是社會遷徙與環境改變,年輕人越來越少,後來就變成買吳郭魚煮一煮就好,這樣就會逐漸淡忘很多飲食文化和記憶傳承,這個過程就慢慢消失了。」所以,當代部落的Pakelang活動,很多時候只剩下形式,或被誤認為是慶功宴之類的流行文化概念,但是內在的文化精神卻逐漸消失了。
「Pakelang就是要透過海水與河水去洗滌勞累,透過漁獵狩獵的食物來滋養我們的身體,然後重新開始。那麼,老人家為什麼堅持讓我們去感受這個辛勞的過程呢?透過這些過程,無論是採集還是種植,就連作田野紀錄也是一樣,跟著生活模式一起進行,才會看到很多不一樣的東西。」
Canglah大哥的目光與慨歎,在灰藍的海風中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