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聚落:新部落的想像共同體》

撰文|嚴毅昇

攝影|嚴毅昇

「家園重組的想像」源自於族人對於原鄉的念想,以及原鄉社會結構無法支持經濟生產而使得人口外移。再者,大社會的發展趨向使得人力被大量帶往都市,不僅是部落,非原民鄉村也是青壯人口外流的景況。原鄉地區除了產業結構缺乏以外,教育及醫療機構的缺乏、土地非法租讓到惡意轉賣逐漸導致原保地流失等問題亦是族人出走都市尋求打拚經濟的原因。

1960、1970年代俗稱「台灣經濟起飛」,花東地區的原鄉面臨經濟模式的改變,不少族人投入遠洋漁業與礦坑等高風險高勞力產業。台灣煤礦開採可上溯自荷蘭人在台時期(1624-1662年)至日治時期(1895-1945年)。國民政府時期於(1950-1970年)達到開採高峰, 1980年後,因礦藏開挖殆盡而走入黃昏,更於1984年同年發生多次發生礦坑爆炸工安意外(土城海山煤礦、三峽海山一坑、瑞芳煤山煤礦),採礦事業逐漸沒落,族人紛紛成為鷹架上的工藝師。「都市發展需要蓋大樓,相較於十多年前就已沒落的遠洋漁業及礦業,1980年代,原住民紛紛走上鷹架做工。」——基隆市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主委陳政雄(阿美族)

阿美族民間學者林金泡,在1980年出版的《北區都市山胞生活狀況調查研究》5中提及描述,光是台北縣土城市(現新北市土城區)的海山煤礦裡,就有二分之一是阿美族人,且多有親戚關係。

因為不習慣都市生活高昂的租金,來自原鄉各地的阿美族人聚集在三鶯大橋下,倚靠大漢溪逐漸形成河濱聚落。三鶯部落因地處國有地行水區,在1994到1996年間,被當時的台北縣政府以違建為由多次進行拆遷,三鶯部落族人籌組自救會,以「居住正義」為主軸,並高喊「土地不應該是商品」、「還我土地」等口號,長年反抗政府強迫拆遷而聞名。部落族人大多從事模板、營造、拆除等體力勞動產業,城市裡的房子很多是他們搭建出來的。三鶯部落反迫遷族人自嘆:「我們幫忙建造了城市,卻被城市趕了出來。」

歷經漫長的8年抗爭協商過程,最終在2016年與新北市政府取得共識,並以「三三三」模式(重建資金為居民自籌、銀行貸款、政府出資各佔3成)進行集體承租、 自主管理、建造的原則於2018年遷入三峽區臺北大學旁的異地重建三鶯部落:「原住民族文化生活園區」,成為全國第一個都市型部落,水利局則接手舊三鶯部落河床地,建造親水設施,於舊部落受迫遷的居民則安置於三峽隆恩埔社會住宅。

三鶯部落自救會前顧問江一豪曾說,台灣自有住宅率很高,土地正義幾乎都要和財產權連在一起,一般人才會有感。像是三鶯部落屋舍屬於違建又沒有產權的非正式住宅,很容易在居住權議題上被邊緣化。三鶯部落「從違建到重建」並「先建後拆」,成為非正式住宅抗爭的重要里程碑,同時擴大了台灣對於社會住宅的想像,也打破政府在社會住宅政策上以「地不好找、造價不便宜」的推託藉口。同樣因水利問題與政府長期抗爭的溪州部落,也在2017年與新北市政府達成共識,合作自力造屋,於2021年完工遷入新址,開啟新店區溪洲原住民族生活文化園區興建工程,預計2023年完工。

回到族人對於原鄉的想像,都市的原住民缺少海濱與山野,傳統狩獵與採集的生活型態便是在都會區所缺乏的,而土地與生活型態息息相關,不難理解三鶯部落、溪州部落依著河床地形成聚落的原因,或許就是因為與原鄉類似,可以在工作之餘捕魚。除了對於文化場域的缺乏、母體文化流失之外,都市部落在地居民更遭遇到的是對於兒少托育問題,從以「部落」為生活單位的族群,轉變為以「家庭」為主要關注的社區群體,進而發展出與之相關的原住民族非營利組織,諸如社團法人新北市樂窩社區服務協會組成的「熱原拳擊隊」,帶著三鶯地區原住民青少年打拳擊,以課輔班與共餐的方式照顧部落的孩子與老人。也帶孩子把長輩的勞動經驗改編成話劇演出,將耆老的口述歷史、生命故事留下來,透過攝影、繪本讓小朋友介紹自己的家園,從身體記憶中長出自信。

公視紀實紀錄片《Maro’ay to ko kerah何處是我家?》的導演潘志偉先生提到: 「以阿美語『Maro’ay to ko kerah』比喻這種尋找「家」的感受,彷彿60、70年代剛從原鄉部落來到城市新店溪旁落地生根的族人般。而族人再度從舊部落搬移到新部落,那段距離只有短短100公尺的路程,跨越了多年的抗爭歲月與違章建築的污名,以及派系的分歧,通過在都市舉辦樂舞祭儀,最終讓族人共同找到家的位置。而這般身心靈同步移動、安置的感受,讓族人就像是在潮汐之間的平靜時刻,找到自己的歸宿的海洋生物。」這些旅外族人彷彿再次在都市重新成為原住民。

 

參考資料:

1.謝世忠、劉瑞超,《移民、返鄉與傳統祭典:北臺灣都市阿美族原住民的豐年祭儀參與及文化認同》,2007年。

2.楊士範,《漂流的部落(niyaro′)近五十年的新店溪畔原住民都市家園社會史》,2008年。

3.林雨佑,台灣第一個都市型部落誕生:三鶯部落「333模式」的異地重建想像。2016/10/20。

4.程冠鈞、李佩蟬,新北市三峽區的三鶯部落,2020/11/09。

5.潘志偉【投書】溪洲部落搬遷:一場告別過去的儀式,是鄉愁也是期待,2023/02/07。

6.陳德倫,我從哪裡來?南靖部落裡,兩個媽媽改寫原住民的都市流浪記,2022/01/24。

分享此文: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