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aqu的理想鄉》

撰文|郭正平

攝影|郭正平

在島嶼政府《合作社法》的架構之下,目前全島各地計有將近4000個大大小小的合作社組織,分別進行「生產、運銷、供給、利用、勞動、消費、公用、運輸、信用、保險」等10種不同類別業務。然而,這麼多元多樣的合作社之中,有沒有哪一個既有的合作社組織,是符合城鄉遷移團隊所企求的,能夠為「流動的原住民」這樣特殊文化量身打造的存在呢?

接下來,我們就跟著城鄉遷移團隊的研究,來到島嶼南端的屏東縣泰武鄉Qapedang部落(武潭部落),看看「瑪恰屋Macaqu是怎麼做的!

Macaqu在Paiwan(排灣族)族語裡是「很棒、很可以、很會」的意思,而2019年成立的「有限責任屏東縣原住民瑪恰屋照顧服務勞動合作社」(以下簡稱「瑪恰屋」)就試圖成為最棒的合作社。同時,為了合法承接島嶼政府的長照業務,又在母機構之下設立了「附設私立瑪恰屋居家長照機構」,讓一群懷抱理想的原住民族青年們得以在Itamilimilingan(南大武山)山腳下開始他們的逐夢事業。

瑪恰屋的理事主席Auvini Savalru(李黃昱軒)是屏東縣霧臺鄉Kucapungane(好茶部落)的 Rukai(魯凱族)青年,透過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的Kui Kasirisir(許俊才)教授的促成與啟發,集結了一群在外學成返鄉、尋求就業的原住民青年,於是在Qapedang部落成立了全島原鄉第一個「原住民長照勞動合作社」組織。

由於瑪恰屋有長照業務的服務項目,業務負責人就是單位的附設機構主任,底下是負責管理業務的居服督導,以及第一線的居服人員。目前,瑪恰屋有十四位居服員在第一線進行照顧服務,十四位都是在地的原住民族青年,除了提供給他們在地就業的機會,而瑪恰屋本身也是在地原鄉單位,所以在徵選人才的時候,當然會希望將就業機會提供給在地族人為優先,讓他們能夠用在地服務的方式,去服務原鄉的長者們。他們理想的宗旨是將原住民族」、長照服務」與合作社」三大特性結合起來,以創造「原住民族理想的長照服務模式」。

然而,什麼是「原住民族理想的長照服務模式」?跟主流社會的長照服務有什麼不同呢?

這就要從不同文化的世界觀說起了。

「我們的服務內容就是政府所規定的長照服務24項的項目內容,來提供給我們原鄉的長者。可是,原鄉比較特別的原因,是因為族人對於『照顧』的接受程度,不像平地主流社會那樣容易,即使他們有照顧方面的需求,也需要一些時間去慢慢接受這些觀念,尤其是希望有家人或者較親近的人,才願意接受被照顧這一塊。」瑪恰屋的Enon Rusuraman(余淑芳)機構主任如此解釋,「所以,我們的理念和方向是,希望由『在地人照顧在地人』的這個觀念,用這樣子的方式來親近我們的族人,讓他們放下對於外人的戒心。」

那麼,第一個最重要的關鍵是什麼呢?答案是共同的「語言」。

Enon Rusuraman主任說:「族人長輩們會透過語言去判斷你是不是我們的族人、子民或孩子,所以如果要族人長輩接受我們的服務,那麼我們在做介紹宣導的時候,『族語』就是非常重要拉近彼此距離的方式,這個是在原鄉單位很重要的一個核心。」

如果用同一套照顧模式,在照顧平地長者個案的時候,相較起來是比較容易介入的。然而,面對著守護傳統文化的原鄉長者長輩,共同的語言與文化記憶,反而是縮短照顧者與被照顧者之間的磨合期的重要關鍵。

「因為語言的關係,長者們更樂意接受我們的照顧服務,關係很快就建立起來了,因為我們會去認識你是誰誰誰的孩子,或者說我是誰誰誰的孩子,好像大家都是一家親,彼此就會覺得像是自己的Vuvu。我們Paiwan族說『Vuvu』,指的是阿嬤那一輩,還有孫子那一輩,用這樣的方式去跟長者們做進一步接觸的時候,他們會比較容易願意接受我們。」

所以,相較於平地主流的長照機構,瑪恰屋在開案服務這一塊,除了需具備「文化語言」的需求,他們也需要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去做在地經營的口碑服務。因為,族人對於長照服務的接受度遠比平地都市人還要低,加上山村的資訊觀念落後於主流社會大約五至十年左右,山地長者的平均餘命也和都市長者不同,對於長期習慣山區生活的長者來說,他們的生活會希望保有原本的生活模式,所以瑪恰屋一直嘗試努力宣導的,不是只有在身體照顧方面,而是還有其他的服務可以去做介入與照護。

理事主席Auvini Savalru說:「成立瑪恰屋之後,我們有了一個很好的機會可以去跟部落互動,我們把主流的這套遊戲規則玩好了,然後去理解部落的需要是什麼,並且去回應部落的需要,想像『原住民世界觀去延伸出來的服務模式會是什麼』?從這樣的基礎再去延伸到政策上面的話,我們也正在建構原住民族想要的長照服務應該會是什麼樣的一個樣態,而不是依照主流社會的既定框架,而是透過合作社的組織形態去變成我們想要的理想狀態。

瑪恰屋這樣新型態的合作社組織,有別於一般原鄉常見的農業產銷合作社,嘗試在「長照勞動」領域另闢蹊徑,看見不同文化群體下的真正需求,而那也是原住民族人實際面臨的迫切問題,讓社會資源不被浪費,並盡可能去尊重每一個生命個體的理想生活方式,打造一個Macaqu的理想鄉。

分享此文: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