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自的任務》

撰文|郭正平

攝影|郭正平

經過審議會議之後,為了從中尋求「人與人的合作與溝通」的全新模式,「原住民族社會永續科技發展平台計畫」(以下簡稱「平台計畫」)決定在國立中山大學西灣學院策劃一場大型的顧問會議。

顧問會議的目的在於不同立場的角色之間,能夠透過這場會議直接達到正面的溝通與共識,針對平台計畫下的四個議題,分別是「山海資源」、「城鄉遷移」、「坡地利用」及「食農永續」,各團隊廣邀中央及地方政府的有關部會的執政人員、民間NGO組織的專業人士,以及置身各個場域的原住民族群的族人們,來針對平台計畫的議題交換一些不同角度的見解。

伍麗華(Saidhai Tahovecahe)委員及高金素梅(Ciwas Ali)委員的團隊,在開場致詞時都表示對於平台計畫的高度期待,不只是希望從中尋找原鄉社會議題的解方,同時也應該要重視這些科學研究成果並得以推展,進一步改善我們的整體社會。

然而,當顧問會議進行到交流的環節,我們馬上見識到了這個計畫最為艱鉅的挑戰。

學者們根據各自在原鄉部落所做的科學研究提出專業的分析與建議,可是政府有關部會的回應卻顯得僵化而難以溝通。執政人員們的立場主要是依據現有的政令與法條,去進行相關議題的闡釋與回應,然而,在這個早已存在問題的法制架構之下,再去延伸其他的解決辦法,通常更是七零八亂,沒辦法解決最根本的問題。

舉例來說,在城鄉遷移議題之中,學者根據原住民的文化傳統提出了「部落長照合作社」的概念,希望解決的不僅是部落青年外流及人口老化的社會問題,也可以達到凝聚族群認同、強化文化傳承的意義;可是,內政部合作及人民團體司籌備處的代表,卻強調現有國家政策上早已有針對「合作社」做出相關的政策及規範,所以部落想要成立長照合作社,僅需遵循國家制定的政策規範,去申請組織即可。

在這個議題上,雙方對於「合作社」一詞的理解顯然產生了極大的認知差異:從原鄉部落的角度來說,合作社具有文化傳承與象徵意義,是一個族群凝聚力具現化的社會組織;從當代國家的制度來看,合作社僅是一種企業型的產業組織,強調的是經營與發展,較少討論到這之中的人文脈絡──兩者對於合作社的「功能」有著完全不同的期待與想像。

傳統文化與當代國家的認知交鋒,正是這樣不斷地產生摩擦與裂痕。所以,光是在原鄉的長照議題上,就會出現嚴重的文化斷裂:現存的長照方案並不符合部落老人家的理想期待,在失去文化傳承下的當代長照制度之中,被照顧者的尊嚴與價值又在哪裡呢?現有的長照合作社似乎僅是讓部落老人家在冰冷的制度下默默凋零,而忽略了他們在傳統文化上的熱情與智慧經驗上的累積,這些才是對於部落及社會不可取代的重要資產。

很顯然,顧問會議的局面,正是我們當代島嶼的社會縮影:過去,產、官、學、研、民各自為政的結果,造成了互相不能理解的法治社會,讓所有生活在這裡頭的人們,都像是生了病痛一般感到不快樂,這正是我們社會所面臨的處境,以及我們迫切尋求的合作機制。 即便我們試圖展開理性的溝通與對話,但是站在不同立場之前,如何透過耐心溝通達到有效共識,確實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大哉問,或許,我們也只能一步一腳印的摸索前進了吧?

田野筆記
分享此文: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