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為「死亡率」的森林秘密研究》

撰文|郭正平

攝影|郭正平

如何研究一座森林的健康狀況?我們可以從「死亡」說起。

生命的死去並非想像中的那麼可怖,即使死亡看似個體生命的終點,卻同時也是生態系統步入下一個循環的再生進程。無論如何,個體的死亡代表了個體時間的終止,如果我們研究時間停止後的「生物遺體」,是不是能從中解讀生命過程裡那些開始至結束的大量資訊呢?

科學家相信,如果我們能從食物鏈最底層的高敏感族群──生產者/植物──去了解一個區域的生態狀況,那麼我們也等同間接掌握了這個地區許多物種的生死奧秘,所以要想知道一片森林生態系的健康狀況,植物群的「死亡率研究(Mortality Rate)」就是一份完整的健檢報告。

可是,我們該怎麼研究死亡?

無論一株小草或是一大片森林,植物的生命隨著四季的更迭而枯榮,我們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透過一花一葉知道整座森林的健康狀態,所以必須透過經年累月的長期觀察,才能為這座森林的健康狀況做評分。不過,我們當然不可能有時間及能力去觀察上百公頃的森林中所有植物的長年生長變化,所以這項研究的首要工作,就是要縮小研究範圍,在一座森林裡面找到一個適合的地方作為整座森林的樣本區域,並長時間觀察樣本區域內的每棵樹的枯榮變化,有了這樣基礎資料的長年累積,才能透過比對與分析去建置這份動態的死亡率研究報告。

為了建立樣本區域內的生態資料庫,樣區內的所有喬木(Tree)都依照各自的身形大小,被分為「每木調查」與「小苗調查」的觀察對象:如果高度高於胸高130公分以上且直徑大於1公分的喬木,被歸類為每木調查的研究對象;高度低於胸高130公分且直徑不到1公分的樹苗,則被歸類為小苗調查的研究對象。

那麼,什麼樣的森林適合作為研究調查的樣本區域呢?

生態學者的答案是「沒有受到人為干擾的原生林」,除此之外,同時還必須具備著交通方便、地勢平坦、足夠寬廣、富含多元物種等條件,才能在研究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將適合的樣區作為整座森林健康狀態的觀察指標。為了找到具備這些條件的合適地點,長年生活在島嶼東岸、穿梭於叢林狩獵的Pangcah獵人,就變成極為重要的在地合作對象。透過他們對於在地山林的掌握與了解,帶領學者們走訪了多個深山林地,最終選定了島嶼東岸的加路蘭山腰處的一處密林,作為山海觀測站的森林樣區。

究竟,要怎麼從樣區的調查工作去蒐集原生林的生態資料呢?我們就必須跟隨獵人與學者的腳步,一同前往加路蘭山區的亞熱帶叢林裡,開始進行最初步的「每木調查」工作。

分享此文: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