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sam,太陽之子的命運》
撰文|郭正平
攝影|郭正平
- 2024-05-29
為什麼部落青年需要返鄉?
也許這不單純只是流浪在外的原住民青年的集體思鄉病,傳統部落文化的內部拉力,也是讓他們必須返鄉的主因之一,而「有限責任屏東縣原住民瑪恰屋照顧服務勞動合作社」(以下簡稱「瑪恰屋」)的照服員兼居家服務督導員Driyas(張駿杰),就提到了一個有趣的Paiwan(排灣族)「長嗣繼承制」的傳統文化。
「在Paiwan的社會觀念裡,我們身為長子與老大的角色,家人們會希望我們留在原鄉部落裡。既然身為長子、長女的角色,在部落工作這件事情就會更為重要。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我得要一直在原鄉工作的原因,是因為長子的身份,所以我們Paiwan青年要準備出社會的時候,蠻常會碰到這樣的狀況。」
在Paiwan的傳統文化裡,長嗣被稱作「Vusam」,意思是「第一個見到太陽的孩子」、「第一個出生見到太陽的人」,從這個觀念裡,也衍伸出了不成文的Vusam文化習俗,而瑪恰屋的社員們也都幾乎是各家族的Vusam。
「基本上,你在部落隨便問,留在部落裡的族人應該都是Vusam,這是Paiwan的一個不成文的規定,族輩的所有財產都要由Vusam去繼承,所以你不要小看我們,我們背後可能都有一整座靠山,我們的長輩就是這麼看重我們這些Vusam,而Vusam要去承擔整個家族,如果又有頭目、貴族的身份的話,那個壓力就會更大,形成一個重要的責任。所以,這就是屬於我們自己的文化認同,如果要回原鄉工作,而原鄉沒有給我們那麼多機會的話,對我們這些Vusam而言,我們對自己的文化與認同就會越來越疏離。」
既然傳統文化中的Vusam背負著繼承文化與家產的重要命運,那麼原鄉是否能提供這麼多的機會接住這些Vusam,就變成了一個難解的問題了。
瑪恰屋的理事主席Auvini Savalru(李黃昱軒)說:「從結論來說,我們成立合作社,與地方互動,與文化互動,並且回應地方需要,而我們也更期望自己作為一個可以協助他人有舞臺發揮的角色。其中,每個人都可以願意承擔,各司其職,然後我們去回應大家想要成為什麼樣的角色,順應想像的同時,也去跟部落的想像呼應互動,這十分的重要,不然不會持久。」
原住民族人們的生命旅程裡,就是不斷持續尋找自己的認同,給自己一個定位,才能發芽茁壯。
「剛開始,最主要還是因為不知道自己在部落可以做什麼來賺錢,而我可以怎麼運用自己的所學,我在部落可以擔任怎樣的角色,我自己的定位又是什麼,透過這些事情去滿足我自己什麼樣的需求?」Muni Caljimus(李心寧)說,「所以,我覺得比較大多數的年輕人,為什麼比較難回來的原因,就是因為沒有合適的工作機會,所以我們要反過來看部落的需求是什麼,然後去尋找自己的定位,而瑪恰屋目前就是我的落腳處。」
「我們當然會照著主流法規的路徑,但另外一方面,我們可以去看看有沒有一些東西可以更符合我們在地的規劃?比如說,我們的居服部門就希望花更多的時間在做地方深耕與陪伴工作,這就是一個很好的運作;另外,像是我們的新同事Muni Caljimus有法律專長,可是在部落裡開一間律師事務所可能會倒閉,所以我們有沒有辦法讓她去發揮她的法律所學?她的能力有沒有被我們需要?非常有啊!我們有這麼多的勞動長照法規及財務稅務問題!所以,只要你人回到這裡,我們就嘗試幫你建構一個屬於你的概念。」理事主席Auvini Savalru同樣回應。
既然每個返鄉青年都有各自的專長專業,又有心為部落付出些什麼,那麼大家就可以集結起來對抗資本主義,找回「以人為本」的人本主義精神,找到符合每個人的重要職位,因為在原鄉服務,人就變得更加重要,所以要如何認識真正的自我,即便需要花上很多時間追尋,但同時可以創新一套很完整的社會支持系統,可以接得住想要回來的人,讓大家有工作,建立人際關係,找到地方的認同感,並持續建構屬於Paiwan、Rukai(魯凱族)或原住民族的世界觀點,讓傳統文化持續在生活裡面被應用、被需要,並且把Vusam文化繼續體現,這樣的瑪恰屋正是用創新的方式改變部落,讓命運走向更美好的方向。